11-03《沙弥律要节录》学习笔记

-------------11-03《沙弥律要节录》课程视频

学戒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习戒律的精神,如果不能抓住精神,则想要“因戒生定”,那就远了。如斩毒树,不能直断其根,而落为枝枝而伐,执下而昧上,效果就很微弱了。正念现前,刚开始的时候,自己会很精进,但随时间流逝,慢慢地变得懈怠,放逸,到后面就只剩空壳,最后连空壳也不要了。回首自己这一生短暂的过去,已反反复复,发生了好多次,何况这之前的无量劫。

通过学习,我知道:戒律的精神就是放下妄想,执着,恢复真心本性。作为凡夫的自己,正念只是偶尔一闪而过,烦恼习气很重,工作生活中常常为习气所牵引。如以前我在上网时,本来是为了找这个资料,网页上的诱惑导致不能克制自己,愈点击愈远,忘了初始的目的,每天就这样空过。

所以我们绝对不能随顺自己的意思,应时刻遵守佛的教诫。佛在《四十二章经》说:没有证得阿罗汉果,不要相信我自己的意思。因为自己做不了主宰,环境主宰着我。佛是过来人,佛的教诫就是一条明路,所以遵守教诫就断除了自己犯错的机会,即是改过,即是修善行。

通过学习,我知道了戒律的本质在于放下,恢复自己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。落实到生活中时,我应该重在本质,不在形式。方便别人,而不是自己。心里放下,而不是仅仅从事上放下。建水月道场,做梦中佛事。要做到圆融不碍行布,需大行大愿方能做到,需一念勐历,需快刀斩乱麻,否则「我执」极容易现前。

但是在实际生活中,有时,由于「我执」太重,又执着于事相,所作所为偏离了戒律的精神。从而使得别人心生反感,排斥佛法。有时,我们又走另一头极端,执着戒律的精神,低估自己的习气,则方便出下流,慈悲多祸害,度不了人,反被别人度。

作为生死凡夫,我深刻体会到中道难行,而念佛法门则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,既然我们执着惯了,那就执着一句佛号吧。一切交与佛菩萨安排。家庭,社会都是共业,因缘成熟而聚。对我好也好,不好也好,酬业而已。时时这样想,真正从心里放下,建水月家庭,做梦中俗事。

如果平时还迷惑颠倒,不能看破,不能放下,则到最后一念一样也是做不了住,则又需等待无量劫,期间受轮回之苦。还留念世间五欲,耽染尘情,那真的是不见棺材不掉泪。古之大师“良由深解大乘,方乃专崇苦行”。《戒经》里面告诫比丘,禁止比丘连续每天在同一棵树下住宿。可知凡夫烦恼习气之重,要断,是难之又难,绝对不能掉以轻心。何况现前社会,诱惑比之古时候,何止百倍。

需时刻时刻谨记戒律精神,提起警觉心,每天熏习。常作如是想:今天就是最后一天,死字常挂心头。耻心,畏心,勇心三心同发,放下万缘,排除诱惑,一心念佛。能一心念佛,则戒律自然圆满。
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
11-03-10「贪瞋痴慢疑」属于烦恼障。淫心是贪欲的根本。无量无边的烦恼,归纳起来不外乎二十六类,这就是《百法》裡面所讲的二十六个烦恼。这二十六个裡面,有六个是「根本烦恼」,有二十个是「随烦恼」。再归纳,随烦恼都可以归纳到根本烦恼,所以最后就是六个根本烦恼。六个根本烦恼再归纳,就变成贪瞋痴。贪瞋痴三毒烦恼,如果再归纳,就是一个「贪」。我们晓得,菩萨行门的纲领是六度,六度第一个就是布施,就是治「贪」的。而六道众生是以淫欲为生死根本。

版权声明:
作者:Leo Yang(弥陀)
链接:http://www.rebaby.org/fo/33.html
来源:从烦恼提纯菩提, 从家庭感悟真道, 践行佛陀智慧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